文芳阁新闻发布平台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学院 > 萌娃过端午:3个亲子游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

萌娃过端午:3个亲子游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

更新时间:2025-07-18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您家宝贝是不是以为端午节就是吃粽子的日子?去年我们幼儿园做调研,发现83%的孩子不知道雄黄酒的用途,65%说不出端午节的别称。今年我们决定玩点不一样的——让孩子用双手触摸千年传统。

粽子叶只能包糯米?看萌娃的神奇改造

上周五的实践课彻底颠覆认知:中班孩子用粽叶编出小船,大班孩子拿艾草制作驱蚊香囊。这些看似简易的操作藏着大注重:
物质准备清单

  1. 粽叶提前煮软(防断裂)
  2. 彩绳选用棉质(稳妥不伤手)
  3. 香料用陈皮+薄荷(避开刺激性物质)

▼ 传统VS革新活动对比

传统项目幼儿园改良版本事培养
听屈原故事皮影戏演绎传说语种表达
观看赛龙舟纸板龙舟障碍赛团队协作
品尝粽子五谷画拼贴粽子精细动作

有个意外收获:小班孩子把菖蒲叶当宝剑挥舞,老师顺势开发出"驱五毒"情景剧。现在孩子们都能说出蜈蚣、蝎子等五毒名称,比看绘本记忆深刻三倍。


午休时间变成文化长廊

我们把走廊改造成"端午游园会",设置三个关卡:

  1. 草药嗅觉盒子(辨别艾草、香茅、菖蒲)
  2. 彩绳编织站(锻炼手部肌肉)
  3. 龙舟拼图墙(认知不一样地域龙舟造型)

最受欢迎的是"粽子食材超市",孩子们用玩具货币购物糯米、红枣等物质,计算搭配营养比重。这一过程中,连挑食的孩子都主动探究起食材特性。


家长群炸锅的延伸作业

布置的家室任务让亲子关系升温:

  1. 拍摄家室版"点雄黄"仪式(用蜂蜜替代)
  2. 记录祖辈的端午记忆
  3. 合作完成方言版端午儿歌

上周收到小宇妈妈的反馈:孩子奶奶教孙子用古法编蛋兜,现在每天都需要带着装玩具。这种跨代际的传承,比任何文化课都来得生动。


去年活动后跟踪发现:参加端午项目的孩子,第二年传统节日认知度增强76%。更意外的是,有家长受启发开起手工香囊网店,把传统文化做成了事业。今年我们新增"端午盲盒"——每个孩子随机获取屈原佩剑、龙舟模型等文创玩具,让文化记忆延续整年。

或许,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记住多少学识,而是当孩子看见江河时,会想起千年前那个投江明志的身影;闻到草药香时,能记起先祖的生存智慧。这大概就是培育最美的样子吧。

标题:萌娃过端午:3个亲子游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

地址:http://www.gzxfrkjs.cn/gfyxxy/44393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加入文芳阁新闻推广平台 发稿快人一步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