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新闻发布平台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学院 > 软文究竟算不算广告推广?这三大铁证给你答案

软文究竟算不算广告推广?这三大铁证给你答案

更新时间:2025-07-24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你刷到过这样的种草笔记吗?"闺蜜推荐的洗发水让我发量翻倍",配图是瀑布般的黑发。上周朋友就出于转发这一类的内容,被商圈监督管理局约谈罚款2万元。这事儿让我惊觉,原来朋友圈里那些"亲测好用",可能正在触碰法典红线。

法典条文里的灰色地带有多宽?
《广告法》第二十八条白纸黑字写着:以虚构采用经历作证明的,属于虚假广告。但你知道吗?某美妆博主在直播间说"连续用了一周",其实只试用过两次,就被判定罚款8万元。法典认定的广告,可不管有没有收钱,只要产生传播效果就算数。

有个案例特别典型:宝妈群热传的益生菌软文,写着"儿科医生都在用",结局发现医生照片是网图。商圈监管总局2023年数据显示,这一类隐性广告投诉量同比增长了67%,罚款金额中位数是3.8万元。


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发广告?
记住三个致命特征:

  1. 收了钱或资源置换(比如说免费商品)
  2. 内容有明显倾向性
  3. 能识别出具体商品

某读书博主就栽在第三条——他写了篇书评说"今年最震撼小说",结局被扒出和出版社签了分销契约。法院判决书里写着:"即便没有直接收款,获取潜在销售分成也构成商业合作。"

试试这一个自测方法:把内容里的品牌名替换成竞品,看是不是还能成立。比如说把"XX奶茶"换成"YY奶茶",倘使文案依然通顺,八成就是广告软文。


潜在顾客眼中的软文长啥样?
上海潜在顾客协会做过测验:给两组人看同样的一篇探店文章,A组文末标注"含广告",B组不标注。结局A组的信任度评分比B组低41%,但下单率却高23%。这一个反常识的数据说明,明示广告反而能筛选出精准顾客。

某奶茶品牌翻车事物值得警惕:他们雇佣大学生假装素人发帖,文案写着"无意间发现的神仙奶茶"。被揭穿后,不但被罚20万元,门店销售额直接腰斩。潜在顾客现在都学精了,看到九宫格配图+定位地址+价钱对比的帖子,自动默认为广告。


最近和做自媒介的朋友聊天,他说现在发软文价钱就像走钢丝——不说优点甲方不结款,说太狠又怕被举报。我的看法是,商业合作不可耻,可耻的是伪装成自来水。日本早就要求网红在广告内容加上"PR"标识,这种明码标价的方式,反而让受众更加容易构建信任。下次接推广时,不妨在文章开头写句大实话:"本文为品牌邀请体验,但吐槽绝不打折"。真诚,才算是最高级的套路。

标题:软文究竟算不算广告推广?这三大铁证给你答案

地址:http://www.gzxfrkjs.cn/gfyxxy/45229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加入文芳阁新闻推广平台 发稿快人一步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