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软文写作高手都在用的五个绝招

你说这事儿巧不?去年浑南有家老字号饺子馆,花5000块找大学生写的推广文阅读量才200,后来换了本地写手老王,同样价钱写的文章愣是在抖音带火了个"酸菜馅盲盒"的梗。今儿咱就唠唠,在沈阳这片地界儿,咋样写出叫好又叫座的软文。
第一问:沈阳软文到底有啥不一样?
可别小看这地域特色!中街有家旗袍店老板试过,同样的商品介绍,用"老北市韵味"替代"古典优雅",咨询量直接翻三倍。地道沈阳软文得把握三个味:
- 市井味:能把机床厂的机油味写出情怀
- 碴子味:调侃中带着东北人的豁达
- 老雪味:像老雪啤酒一样后劲十足
举一个例子,铁西某工厂转型文创园,文案里写"这里的钢筋会唱歌",比"制造业风打卡地"多了几分灵气。
第二问:新手咋找写作灵感?
上个月认识个95后写手,专蹲早市听大妈唠嗑。还真让她逮着个金句:"咱沈阳的春天,那是大风刮来的"。后来用在楼盘文案里,成了刷屏金句。给你支几招:
- 去小河沿早市记对话
- 翻沈阳老报纸广告栏
- 听二人转找节奏感
- 扒拉故宫城墙的砖缝找史实感
记得太原街有家火锅店,把"水爆肚"写成"张作霖同款下酒菜",当月营业额涨了40%。
第三问:数据咋和故事结合?
和平区某商场周年庆文案就玩得溜:
"日均客流量3.8万≈坐满5个辽宁体育馆
卖出奶茶杯连起来=绕青年大街3圈
会员新增数=沈阳出租车总量1/4"
这么一换算,凉飕飕的数字立马有了画面感。
第四问:公司新闻怎么避开自嗨?
沈北新区有家农机厂吃过亏,后来学聪明了:
→ 把"发明权技术"改成"老把式都竖大拇指"
→ "省油15%"变成"少加两箱油能搓顿西塔大冷面"
→ "售后服侍"说成"机器趴窝24小时上门修"
这么一整,咨询电话差点被打爆。
第五问:文化类软文如何写出彩?
故宫文创的运营团队有个绝招:
- 把文物故事讲成段子(比如说"凤凰楼的麻雀为啥肥")
- 用现代场景穿越("假使皇太极有朋友圈")
- 让文物开口说话("甭看我锈了,当年可见过郭松龄")
去年他们的"盛京十二时辰"系列,愣是把文创雪糕卖脱销了。
说实在的,去年冬天在中山广场碰见俩外地游客,捧着手机念"沈阳攻略"软文找老四季抻面馆,我就知道这文章写到位了。要我说啊,好软文就得像老四季的鸡汤面,看着清亮,喝着暖乎,喝完浑身冒汗还想再来一碗。你们品品,是不是这一个理儿?
标题:沈阳软文写作高手都在用的五个绝招
地址:http://www.gzxfrkjs.cn/gfyxxy/42374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上海大众软文(大众汽车软文)45人看
- “73种新闻稿编写类型,赶紧采用起来!”225人看
- “全国信息新闻发稿平台推荐”161人看
- “高质量软文发表平台必备要素详解”144人看
- 上市会软文(上市软文 铺号)54人看
- “什么是公司推广软文,有那些类型?”181人看
- “软文营销为什么有不能代替的特点?”124人看